Archive for the [Linux] Category

Network Socket (一)

Posted in [Linux], [Programming] on 12月 26, 2009 by maximliu
socket这个概念学过计算机的都知道,但是到底什么是socket呢? 这个抽象的概念在linux操作系统下面是怎么实现的呢?这篇个系列的短文尝试着
以简单的语言和实例来解释这个重要的概念。
  • 什么是套接字?
    • socket is a standard way to perform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OS;
    • it is a programmer’s abstraction to take care of details of OSI comm;
    • it sends and receives data;
  • 有几种不同的套接字?
    • steam socket – connection-oriented, reliable (on TCP)
    • datagram socket – connectionless, unreliable (on UDP)
  • 有那些基本的套接字应用函数?(Linux)
    • socket (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
      • create a socket
      • return a file descriptor
      • domain :  spec. protocol family of socket fd
      • type : spec. types of socket, e.g. datagram, stream data
      • prot : almost always be 0. Selects protocol from family
    • connect (int fd, struct sockadd *remothost, scoklen_t addr_length)
      • connect a socket to to a remote host
    • bind (int fd, struct sockaddr *localadd, socklen_t addr_length)
      • binds a socket to local address
    • listen (int fd, int backlog_queue_size)
      • listens for connection and queue requests into backlog
    • accept (int fd, sockadd *remothost, socklen_t *addr_length)
      • accepts an incoming request
    • send (int fd, void *buffer, size_t n, int flags)
      • sends n data from buffer to socket fd
    • recv (int fd, void *buffer, size_t n, int flags)
      • receive n bytes from socket fd into buffer

初读Linux内核技术手册

Posted in [Linux] on 10月 7, 2007 by maximliu

相对于别的linux大部头来说, 这本OReilly的Linux内核技术手册是短到再不能短了, 但是OReilly继承了一贯的传统 – 短小精悍.  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Kernel Hacker in trade. 职业内核黑客, 就象他在书的开端写的一样, 在他看来, 好多东西都是顺理成章的东西, 但是他身边的人总是提醒他, 不是每个人都是内核黑客, 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内核开发的行列里面来, 就要让他们从了解内核开始, 要让他们知道, 内核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后面并没有什么魔术.  他的书做到了这一点.

有的人说, 要了解内核, 那你可以去网站看啊,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内核的站点.  但是仔细看过这些网站的人很容易就发现, 好多内容都过时的, 而且对内核的描述都不是很完整, 要搜索一点信息可能要阅读好多不同的地方, 每个人描述方法又不一样, 很多时候让人无所适从. 这本技术手册的目的之一就是成为一个one-stop-reference. 囊括所有关于内核调试的信息, 同时不深入探讨内核的代码. 这本书刚看了一半, 觉得以前好多比较模糊的概念变的清晰了,  以前看Robert Love和Bovet的大部头, 觉得只有点没有面.

还没有完全看完,  第一和第二部分是重点, 第三部分是Reference, 可以以后慢慢看.

初读Linux内核技术手册

Posted in [Linux] on 10月 7, 2007 by maximliu

相对于别的linux大部头来说, 这本OReilly的Linux内核技术手册是短到再不能短了, 但是OReilly继承了一贯的传统 – 短小精悍.  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Kernel Hacker in trade. 职业内核黑客, 就象他在书的开端写的一样, 在他看来, 好多东西都是顺理成章的东西, 但是他身边的人总是提醒他, 不是每个人都是内核黑客, 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内核开发的行列里面来, 就要让他们从了解内核开始, 要让他们知道, 内核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后面并没有什么魔术.  他的书做到了这一点. 

有的人说, 要了解内核, 那你可以去网站看啊,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内核的站点.  但是仔细看过这些网站的人很容易就发现, 好多内容都过时的, 而且对内核的描述都不是很完整, 要搜索一点信息可能要阅读好多不同的地方, 每个人描述方法又不一样, 很多时候让人无所适从. 这本技术手册的目的之一就是成为一个one-stop-reference. 囊括所有关于内核调试的信息, 同时不深入探讨内核的代码. 这本书刚看了一半, 觉得以前好多比较模糊的概念变的清晰了,  以前看Robert Love和Bovet的大部头, 觉得只有点没有面. 还没有完全看完,  第一和第二部分是重点, 第三部分是Reference, 可以以后慢慢看. 

其实内核和我现在做的东西没有多大关系, 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了解它, 我也不知道…

Linux Kernel Hack (2)

Posted in [Linux] on 3月 30, 2007 by maximliu
  • 内核如何和IO设备进行通讯?

内核通过设备驱动和IO进行通讯。 设备驱动程序包括在内核中, 包括数据结构以及控制函数。 每个设备驱动和内核的其余部分通过一个特定的Interface单独进行通讯。

  • 这样的内核结构有什么好处?
    • 设备相关的代码可以被封装在特定的模块中。
    • 设备提供商可以在不熟悉内核代码的情况下开发新的驱动程序, 他们只需要知道Interface的标准。
    • 内核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和不同设备进行通讯。
    • 这种结构支持驱动程序的动态加载/去除,并且不需要对系统进行重新启动。

dd.jpg

Linux Kernel Hack (1)

Posted in [Linux] on 3月 20, 2007 by maximliu
  • Linux内核和Unix内核有什么区别?
  1. Linux支持动态加载内核模块。
  2. Linux支持SMP机制。传统Unix不支持SMP
  3. Linux内核可以是抢占。(Solaris and IRIX 同样支持Preemptive)
  4. 不区分Thread和Process。
  5. 忽略了Unix中一些不合适的特性。
  6. Linux体现了自由精神。
  • 内核开发的特点。
  1. 内核不能访问C库。libc太大,不适合内核开发。
  2. 内核开发必须使用GNU C。应为:
    • 支持inline 函数
    • 支持在C中嵌入汇编代码
    • 分枝申明用于优化(likely() ,unlikely())
  3. 没有内存保护机制。内核监视用户空间的内存非法访问,并强制结束用户进程,内核本身的内存错误会导致Oops ! Kernel panic
  4. 不轻易使用浮点数。内核对浮点处理不是很完美,(需要人工保存和恢复浮点处理器,很繁琐)栈的容量小而固定。32Bit机器为8K, 64位机器为16K
  5. 内核很容易出现race conditions。
    • 中断为异步的, 不考虑当前正再执行的代码段.
    • Linux内核为Preemptive.
  6. 内核注重可移值性. 代码应该和系统结构无关.

BASH Technics

Posted in [Linux] on 12月 3, 2005 by maximliu
Using EMACS style of editting command line:

ctrl-a Move cursor to beginning of line
ctrl-e Move cursor to end of line
meta-b Move cursor back one word
meta-f Move cursor forward one word
ctrl-w Cut the last word
ctrl-u Cut everything before the cursor 
ctrl-k Cut everything after the cursor
ctrl-y Paste the last thing to be cut
ctrl-_ Undo

——————————

  •  Flip the Last Two Characters      ctrl+t
  •  Lists Using { and }                     
    $ touch {temp1,temp2,temp3,temp4}
  • reverse
    searching                         
    ctrl+r

安装RedHat ES 3.0 并顺利APT升级 : )

Posted in [Linux] on 7月 18, 2005 by maximliu
前几天重新安装了RedHat Enterprise Sever 3, 个人感觉安装过程比Debian简单, 安装界面非常直观, 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就up and running了.  安装完以后一共大约2.5G(包括了源代码).
 
和以前一样, 升级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每次安装应用程序面对一堆dependency fails真是苦不堪言. RedHat也是够黑的, ES的升级服务竟然要上千美金一年, 难怪出了个CentOS(同样是面对企业级服务器的)和RH对着干.  看来RHN的up2date是没戏了. 于是尝试了原来属于debian的apt.
 
没想到啊没想到, apt用起来这么方便, 对conf文件稍微改变了一下, 直接就可以用了. 顺手升级了perl包和系统的库以及gaim. 下次有空用apt-get安装一个媒体播放器, 如果能刷刷的安装并能应用,那我就彻底服气了. 有机会再试试别的镜像, 原来的那个升级有点慢.
 
下一步:
 
  • 升级kernl, 2.4到2.6;
  • 升级GCC 编译器;
  • 安装mplayer;
  • 配置ipchain, apache;
  • Linux from Scrach Project.

希望各位知道好的升级镜像的朋友给我留个言. 谢谢了! :)

 
 
 
 

使用yum 代替up2date 自动更新升级RedHat AS3

Posted in [Linux] on 6月 1, 2005 by maximliu

最近装了一台RedHat AS3U2 服务器,AS3U2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没有购买RedHat的服务,所以不能使用rhn up2date升级系统;虽说U2已经满新的了,但linux补丁不断,不能升级非常郁闷!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找升级方法。

 开始时想从ftp.redhat.com下载源码包进行rebulid然后升级,但rebulid时经常说少很多开发包,又要找光盘安装,太麻烦,而且还不能自动完成更新。没办法,我是个懒人,在找其他办法。

 一直用apt做redhat7.2的升级,感觉还行,然后在网上看到可以用apt for Redhat EL3的升级as3(见http://www.linuxeden.com/edu/doctext.php?docid=3219),进行了一下测试,发apt for el3提供的升级包太少,没法用,我也没发现好的as3 apt升级服务器。

 最后看到了一篇关于CentOS Linux 的,CentOS Linux 是一种 RedHat El3 的ReBulild版本(利用RedHat El3重新编译),使用yum作为升级管理器。由于手头没有CentOS Linux ,就到yum的老家(http://linux.duke.edu/projects/yum/)下载了一个,我分析了一下yum的管理方式,发现其主要是利用发行版本中的headers文件,和rhn的up2date很类似,感觉可以用在as3上。经过测试一切ok,下面是相关的一些内容说明

1.什么是yum?
 yum :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 是黄狗LINUX的包管理器,用它可以安装、升级 软件包及整个系统。只要是基于rpm方式管理的系统都可以用!

2.RedHat AS3 升级资源 (RH src rebuild)
 CentOS Linux
 WhiteBoxLinux
 TaoLinux
 这里只用到了CentOS Linux,它的更新还是比较快的,他们一般在Redhat的SRPMS出来几个小时后就跟着出补丁了

3.下载安装配置yum
 从http://linux.duke.edu/projects/yum/download/2.0/yum-2.0.7-1.noarch.rpm 下载,并安装yum
 安装后要注意的是一下三个文件
  /etc/cron.daily/yum.cron #每日进行yum 及 其他软件包定时升级
  /etc/init.d/yum  #yum服务? 具体什么作用没有研究
  /etc/yum.conf  #yum配置文件
 接下来修改/etc/yum.conf
 vi /etc/yum.conf
 将
  [base]
  name=Red Hat Linux $releasever – $basearch – Base
  baseurl=http://mirror.dulug.duke.edu/pub/yum-repository/redhat/$releasever/$basearch/

  [updates]
  name=Red Hat Linux $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http://mirror.dulug.duke.edu/pub/yum-repository/redhat/updates/$releasever/
 改为
  [base]
   name=CentOS Linux 3.1 for RHEL3 – Base #随便取名字
  baseurl=http://mirror.aelix.com/pub/cAos/centos-3/3.1/os/i386

  [updates]
  name=CentOS Linux 3.1 for RHEL3 – Updates #随便取名字
  baseurl=http://mirror.aelix.com/pub/cAos/centos-3/3.1/updates/i386

 存盘.完成配置

4. 升级系统
  输入命令
   yum update
 剩下的就是等着收获吧,就是这么简单 🙂

5. 其他
 编辑/etc/yum.conf 在[main] 中加入 exclude=kernel kernel-source 这样可以不升级kernel
 安装新软件包,如mc : yum install mc
 还有就是研究man 吧:man yum

6.附录(引自 bash99@unknown)

 如果你喜欢自由软件的精神,希望成为一名True Hacker,而且已经决定用一个Real Operate System了,那就去选一个Real Distribution吧,不要用RedHat。Gentoo,Debian都是好选择,也可以从Slackware开始。

 如果你是想做正式商业运用,而又希望用所谓的RHEL的话,去向RedHat买一个吧,这样你可以得到一年的升级支持(你不知道升级意味什么!天哪,愿神保佑你),并且建议你继续购买Redhat的服务(subscription on rhn.redhat.com),这样可以继续获得4年的升级支持。
因为:
  1.没有安全升级的服务器是非常危险的。
  2.RHN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管理来说,是个不错的平台。
  3.Redhat在Opensource方面做得不错,应该支持。

 唯一建议装这个免费的as3的对象是,作为个人试验用途,或者需要以RHEL作为目标平台开发软件的开发人员。仍然建议你处于足够好的防火墙和安全策略保护之下。顺便说一句,RHEL AS3.0和RH9基本兼容,在RH9上编译的大部分binary都不会有问题,另外用一些RHEL Rebuild的发行版(CentOS/Whitebox/TaoLinux)也不会有问题。

 如果你的Boss,Teammate等等就是认定RHEL了,但是就是不想从口袋里掏钱给Redhat公司。他们说:“Linux不是免费的吗?”尽力说服他们吧。否则,作为最后一个解决办法,用第三方的各种RHEL Rebuild发行版的updates,CentOS(centos.org)似乎是最及时的,了解一下yum的配置。无论如何,确保你是能够自动升级各种安全补丁的。感谢GPL及Redhat的公司的策略,安全补丁的Src是可以免费得到的。

关于Redhat的Extras盘,了解一下内容,自己决定是否下载吧。
 盘一是IBM的JDK和JRE,还有一个jrockit的J2SE,87M。
 盘二是Eclipse,Src和i386,faint,难道这个还需要放到extras里面,而且只有167M,还自称Developer Suite。
 盘三是Cluster Suite,faint,委实狡诈,ipvsadm这种包居然也放到extras里面,faint,这个又不是rh开发的。10M
 盘四是文档,7xxM。

其实RH的License方面一直做得不错,于是只好在发行版本上做文章了。文档的License也是开源的。

Linux内核解读入门

Posted in [Linux] on 6月 1, 2005 by maximliu

Linux内核解读入门

针对好多Linux 爱好者对内核很有兴趣却无从下口,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解读linux内核源码的入门方法,而不是解说linux复杂的内核机制; 

一.核心源程序的文件组织: 

1.Linux核心源程序通常都安装在/usr/src/linux下,而且它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编号约定:任何偶数的核心(例如2.0.30)都是一个稳定地发行的核心,而任何奇数的核心(例如2.1.42)都是一个开发中的核心。本文基于稳定的2.2.5源代码,第二部分的实现平台为 Redhat Linux 6.0。

 
2.核心源程序的文件按树形结构进行组织,在源程序树的最上层你会看到这样一些目录: 
●Arch :arch子目录包括了所有和体系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它的每一个子目录都代表一种支持的体系结构,例如i386就是关于intel cpu及与之相兼容体系结构的子目录。PC机一般都基于此目录; 
●Include: include子目录包括编译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头文件。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在 include/linux 
子目录下,与 intel cpu相关的头文件在include/asm-i386子目录下,而include/scsi目录则是有关 scsi设备的头文件目录; 
●Init: 这个目录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码(注:不是系统的引导代码),包含两个文件main.c和Version.c,这是研究核心如何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Mm :这个目录包括所有独立于 cpu 体系结构的内存管理代码,如页式存储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等;而和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存管理代码则位于arch/*/mm/,例如arch/i386/mm/Fault.c 
●Kernel:主要的核心代码,此目录下的文件实现了大多数linux系统的内核函数,其中最重要的文件当属 sched.c;同样,和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在arch/*/kernel中; 
●Drivers: 放置系统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每种驱动程序又各占用一个子目录:如,/block 下为块设备驱动程序,比如ide(ide.c)。如果你希望查看所有可能包含文件系统的设备是如何初始化的,你可以看drivers/block/genhd.c中的device_setup()。它不仅初始化硬盘,也初始化网络,因为安装nfs文件系统的时候需要网络其他: 如, Lib放置核心的库代码; Net,核心与网络相关的代码; Ipc,这个目录包含核心的进程间通讯的代码; Fs ,所有的文件系统代码和各种类型的文件操作代码,它的每一个子目录支持一个文件系统,例如fat和ext2; Scripts, 此目录包含用于配置核心的脚本文件等。一般,在每个目录下,都有一个 .depend 文件和一个 Makefile 文件,这两个文件都是编译时使用的辅助文件,仔细阅读这两个文件对弄清各个文件这间的联系和依托关系很有帮助;而且,在有的目录下还有Readme 文件,它是对该目录下的文件的一些说明,同样有利于我们对内核源码的理解; 

二.解读实战

为你的内核增加一个系统调用 
虽然,Linux 的内核源码用树形结构组织得非常合理、科学,把功能相关联的文件都放在同一个子目录下,这样使得程序更具可读性。然而,Linux 的内核源码实在是太大而且非常复杂,即便采用了很合理的文件组织方法,在不同目录下的文件之间还是有很多的关联,分析核心的一部分代码通常会要查看其它的几个相关的文件,而且可能这些文件还不在同一个子目录下。体系的庞大复杂和文件之间关联的错综复杂,可能就是很多人对其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当然,这种令人生畏的劳动所带来的回报也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你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计算机的底层的知识(如下面将讲到的系统的引导),体会到整个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精妙和在解决某个具体细节问题时,算法的巧妙;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源码的分析过程中,你就会被一点一点地、潜移默化地专业化;甚至,只要分析十分之一的代码后,你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样的代码才是一个专业的程序员写的,什么样的代码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写的。 
为了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这一特点,下面举了一个具体的内核分析实例,希望能通过这个实例,使读者对 Linux的内核的组织有些具体的认识,从中读者也可以学到一些对内核的分析方法。 
以下即为分析实例: 
【一】操作平台: 
硬件:cpu intel Pentium II ; 
软件:Redhat Linux 6.0; 内核版本2.2.5 
【二】相关内核源代码分析: 
1.系统的引导和初始化:Linux 系统的引导有好几种方式:常见的有 Lilo, Loadin引导和Linux的自举引导(bootsect-loader),而后者所对应源程序为arch/i386/boot/bootsect.S,它为实模式的汇编程序,限于篇幅在此不做分析;无论是哪种引导方式,最后都要跳转到 arch/i386/Kernel/setup.S, setup.S主要是进行时模式下的初始化,为系统进入保护模式做准备;此后,系统执行 arch/i386/kernel/head.S (对经压缩后存放的内核要先执行 arch/i386/boot/compressed/head.S); head.S 中定义的一段汇编程序setup_idt ,它负责建立一张256项的 idt 表(Interrupt Descriptor Table),此表保存着所有自陷和中断的入口地址;其中包括系统调用总控程序 system_call 的入口地址;当然,除此之外,head.S还要做一些其他的初始化工作; 
2.系统初始化后运行的第一个内核程序asmlinkage void __init start_kernel(void) 定义在 /usr/src/linux/init/main.c中,它通过调用usr/src/linux/arch/i386/kernel/traps.c 中的一个函数 void __init trap_init(void) 把各自陷和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设置到 idt 表中,其中系统调用总控程序 system_cal就是中断服务程序之一;void __init trap_init(void) 函数则通过调用一个宏 set_system_gate(SYSCALL_VECTOR,&system_call); 把系统调用总控程序的入口挂在中断0x80上; 其中SYSCALL_VECTOR是定义在 /usr/src/linux/arch/i386/kernel/irq.h中的一个常量0x80; 而 system_call 即为中断总控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总控程序用汇编语言定义在/usr/src/linux/arch/i386/kernel/entry.S中; 
3.中断总控程序主要负责保存处理机执行系统调用前的状态,检验当前调用是否合法, 并根据系统调用向量,使处理机跳转到保存在 sys_call_table 表中的相应系统服务例程的入口; 从系统服务例程返回后恢复处理机状态退回用户程序; 而系统调用向量则定义在/usr/src/linux/include/asm-386/unistd.h 中;sys_call_table 表定义在 /usr/src/linux/arch/i386 kernel/entry.S 中; 同时在 /usr/src/linux/include/asm-386/unistd.h 中也定义了系统调用的用户编程接口; 
4.由此可见 , linux 的系统调用也象 dos 系统的 int 21h 中断服务, 它把0x80 中断作为总的入口, 然后转到保存在 sys_call_table 表中的各种中断服务例程的入口地址 , 形成各种不同的中断服务; 由以上源代码分析可知, 要增加一个系统调用就必须在 sys_call_table 表中增加一项 , 并在其中保存好自己的系统服务例程的入口地址,然后重新编译内核,当然,系统服务例程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知在此版linux内核源程序<2。2。5>中,与系统调用相关的源程序文件就包括以下这些: 
1.arch/i386/boot/bootsect.S 
2.arch/i386/Kernel/setup.S 
3.arch/i386/boot/compressed/head.S 
4.arch/i386/kernel/head.S 
5.init/main.c 
6.arch/i386/kernel/traps.c 
7.arch/i386/kernel/entry.S 
8.arch/i386/kernel/irq.h 
9.include/asm-386/unistd.h 

当然,这只是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文件。而事实上,增加系统调用真正要修改文件只有include/asm-386/unistd.h 
和arch/i386/kernel/entry.S两个; 

【三】 对内核源码的修改: 
1.在kernel/sys.c中增加系统服务例程如下:

 
asmlinkage int sys_addtotal(int numdata) 

int i=0,enddata=0; 
while(i<=numdata) 
enddata+=i++; 
return enddata; 

该函数有一个 int 型入口参数 numdata , 并返回从 0 到 numdata 的累加值; 当然也可以把系统服务例程放在一个自己定义的文件或其他文件中,只是要在相应文件中作必要的说明; 
2.把 asmlinkage int sys_addtotal( int) 的入口地址加到sys_call_table表中: 
arch/i386/kernel/entry.S 中的最后几行源代码修改前为: 
… … 
.long SYMBOL_NAME(sys_sendfile)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1 */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2 */ 
.long SYMBOL_NAME(sys_vfork) /* 190 */ 
.rept NR_syscalls-190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endr 
修改后为: … … 
.long SYMBOL_NAME(sys_sendfile)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1 */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2 */ 
.long SYMBOL_NAME(sys_vfork) /* 190 */ 
/* add by I */ 
.long SYMBOL_NAME(sys_addtotal) 
.rept NR_syscalls-191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endr 
3. 把增加的 sys_call_table 表项所对应的向量,在include/asm-386/unistd.h 中进行必要申明,以供用户进程和其他系统进程查询或调用: 
增加后的部分 /usr/src/linux/include/asm-386/unistd.h 文件如下: 
… … 
#define __NR_sendfile 187 
#define __NR_getpmsg 188 
#define __NR_putpmsg 189 
#define __NR_vfork 190 
/* add by I */ 
#define __NR_addtotal 191 
4.测试程序(test.c)如下: 
#include 
#include 

_syscall1(int,addtotal,int, num) 

main() 

int i,j; 

do 
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n"); 
while(scanf("%d",&i)==EOF); 
if((j=addtotal(i))==-1) 
printf("Error occurred in syscall-addtotal();n"); 
printf("Total from 0 to %d is %d n",i,j); 

对修改后的新的内核进行编译,并引导它作为新的操作系统,运行几个程序后可以发现一切正常;在新的系统下对测试程序进行编译(*注:由于原内核并未提供此系统调用,所以只有在编译后的新内核下,此测试程序才能可能被编译通过),运行情况如下: 
$gcc -o test test.c 
$./test 
Please input a number 
36 
Total from 0 to 36 is 666 
可见,修改成功; 
而且,对相关源码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在此版本的内核中,/usr/src/linux/arch/i386/kernel/entry.S 
文件中对 sys_call_table 表的设置可以看出,有好几个系统调用的服务例程都是定义在 
/usr/src/linux/kernel/sys.c 中的同一个函数: 
asmlinkage int sys_ni_syscall(void) 

return -ENOSYS; 

例如第188项和第189项就是如此: 
… … 
.long SYMBOL_NAME(sys_sendfile)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1 */ 
.long SYMBOL_NAME(sys_ni_syscall) /* streams2 */ 
.long SYMBOL_NAME(sys_vfork) /* 190 */ 
… … 
而这两项在文件 /usr/src/linux/include/asm-386/unistd.h 中却申明如下: 
… … 
#define __NR_sendfile 187 
#define __NR_getpmsg 188 /* some people actually want streams */ 
#define __NR_putpmsg 189 /* some people actually want streams */ 
#define __NR_vfork 190 
由此可见,在此版本的内核源代码中,由于asmlinkage int sys_ni_syscall(void) 函数并不进行任何操作, 所以包括 getpmsg, putpmsg 在内的好几个系统调用都是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即有待扩充的空调用; 但它们却仍然占用着sys_call_table表项,估计这是设计者们为了方便扩充系统调用而安排的; 所以只需增加相应服务例程(如增加服务例程getmsg或putpmsg),就可以达到增加系统调用的作用。 
结语:当然对于庞大复杂的 linux 内核而言,一篇文章远远不够,而且与系统调用相关的代码也只是内核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方法、掌握好的分析方法;所以上的分析只是起个引导的作用,而正真的分析还有待于 读者自己的努力。